強力反駁:子虛烏有的Win Vista二十宗罪
想起前幾日看到國外有人列出了Vista的六十七宗罪,有話要說,基于我對Vista的了解,并非針對原作者。
作者列舉這些罪狀的參照物是Windows XP和Mac OS X,Mac OS X我沒有玩過,不了解不好說什么。但是以XP來評判Vista似乎有些不妥吧?Vista是XP的繼任者,更新可以說是革命性的,遠非XP可以比擬的。
下面是作者和我的觀點對比:
第一宗罪:抄襲
當微軟展示Vista華麗特效時,Steve Jobs笑了,全球Mac用戶都笑了。數一數有多少Vista特性“來自”OS X吧:1.UAC,特別是Vista的登陸模式2.Aero特效,這個,不用多說了3.Sidebar Gadgets,Mac OS X的Dashboard噢,別忘了還有模仿Firefox的IE 7。微軟計劃在明年第一季度出貨Vista,也許你現在并不喜歡Vista,但是對于我們絕大多數人來說,Vista便是未來--除非你跳入Linux和Mac陣營。Windows Vista縱有千般不是,也依舊是全球第一大PC操作系統,市場份額不過是時間問題而已。
Appbeta:看到這里我也笑了,我們暫且不要談Vista中有多少功能或UI與OS X相似,試問:什么叫“來自”,是不是完全創新(一點相同之處沒有)才能和“來自”劃清界線?再說了,就算有些相像有如何?蘋果能做的微軟就不能做?否則就是抄襲?你真的認為微軟需要抄襲?真的抄襲了嗎?
第二宗罪:價格
如果所有人都想獲得最多功能的Vista Ultimate版,你愿意為它支付多少錢?根據我們此前的報道,微軟似乎已經將這款功能最強大的Vista版本定價為--450美元?當然,對于國內某些PC用戶來說,是不會為這450美元買單的--這種正版,實在讓人有些消費不起。
Appbeta:嚴重同意!嚴重反對微軟的價格體系!
第三宗罪:版本,版本,版本
Vista有七個版本,足以讓你眼花繚亂不知道該選擇誰為好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使用Home Basic版Vista,你完全不用購買/升級PC,相對Ultimate版Vista,Home Basic版缺少如下組件/功能:Media Center, Tablet PC, Windows Aero支持 Windows DVD Maker, Windows Fax&Scan, Windows Movie Maker HD。
Appbeta:這個完全不用擔心,看這些文字的朋友們多數使用的肯定是最高版本Ultimate版。買不起,還是可以用得起的,呵呵……申明:本人并不支持盜版!如果你的機器不行還是用XP好了,實在想用就使用Ultimate版的經典界面或Basic界面好了。
第四宗罪:安裝時間依舊偏長
Vista Beta 2的最大好處在于,微軟幫你完成了絕大多數需要你自己完成的輸入設置,因此,你完全可以打開安裝程序,將剩余工作留給計算機,然戶出去遛彎、吃晚飯--Vista Beta 2的安裝時間依舊不短。
Appbeta:與XP相比,似乎并沒有改善多少,要說進步那就是不會在安裝中途讓你進行系統設置,Vista只是在安裝完畢后才讓你設置。也就是說正式安裝開始后,干點別的回來后稍微設置一下就可以使用了。至于時間,應該快不了多少,安裝文件越來越大,硬件又沒有多少實質提升,所以安裝時間不要指望有大幅縮減。
第五宗罪:開始菜單非人性化設計
微軟在Vista中提供了一項非常誘人的“睡眠”功能,能夠讓你的計算機在2、3秒內“關閉”計算機--以極低的功耗運行。為了吸引你去試Vista的新功能,微軟為休眠和鎖定計算機設計了兩個大大的按鍵,卻將常規的關機、重啟放到了非常小的擴展菜單中--增加你的點擊難度,考驗你的點擊精度。Vista Beta 2中,諸如此類的菜單設計并不少見。
Appbeta:我的角度不同,這不正是人性化的設計嗎?休眠和鎖定計算機難道不是常用的功能嗎?其他菜單在增加點擊難度的同時,是不是避免了誤點擊的發生?
第六宗罪:Media Center沒能超過XP
在初期的測試中,Vista Beta 2的Media Center因為驅動問題經常出現死機,不過,在換上ATi新驅動后情況有明顯好轉。有不少評測者抱怨Vista Beta 2 Media Center的配色以及水平控制(左右鍵),不過,也有人認為,這種控制方式能夠在某些情況下減少點擊次數。對于微軟來說,日后推廣Media Center的重點在于提供更多媒體內容,并且改進對格式、硬件支持。
Appbeta:在正式版發布前談這個問題為時尚早。
第七宗罪:缺少Windows Sidebar Gadgets程序
目前,Vista Sidebar僅有21個Gadgets可供使用,Windows Live則高達280個--可惜并不與Vista兼容。雖然Vista Sidebar的整體設計十分出色,但是對于程序員和網絡開發人員來說,Gadgets開發難度應該再降低一些。相比之下,Mac OS X Tiger的Dashboad類似插件數量高達2000個以上--還在不斷增加。
Appbeta:說這話為時尚早。試問:對于一個正在測試中的系統怎能和Mac OS X相比?應該這樣比:Mac OS X下的軟件能夠和Windows下的軟件數量比較嗎?日后,Sidebar的Gadget一定會多如牛毛的。
第八宗罪:沒有解決方案的問題報告
在與2月CTP版Vista比較測試后,測試人員發現Beta 2穩定性略差--這可以理解,畢竟Beta 2加入了大量新代碼,不少CTP中僅能“演示”的功能已經可以在Beta 2中操作。不過,微軟的新“問題報告解決組件”并不讓人滿意,在測試中,這一組件匯報了一臺測試PC的24個驅動問題,另一臺16個--解決方案處則明確寫著:無。看來,目前該功能依舊是微軟搜集驅動兼容信息的工具,還沒有真正起到解決問題的作用。
Appbeta:請注意:測試!不要提太高要求。
第九宗罪:Windows Defender Beta 2
雖然Windows Defender的即時間諜、惡意軟件監控功能讓人心動,但是在Vista Beta 2版Defender中卻存在一個嚴重的“定期掃描Bug”。Defender支持定時掃描功能,因此你可以在設置中將自動掃描時間定在每天凌晨2點(當然要開著計算機),不過,Defender經常會出現無法按設定時間自動掃描的問題,而且,一旦出現這一Bug,它將沉默三天--在第三天報錯:您已經三天沒有掃描了。
在測試中發現,這一Bug發生的幾率相當高。微軟會在Vista正式出貨前解決這一問題,不過,起碼目前尚不完善。
Appbeta:這個Bug挺有意思啊,我沒有測試,不知道在Beta 2中是否存在。
第十宗罪:“文件”菜單哪去了?
微軟將從Vista開始顛覆你對Windows界面的認識,Vista只是一個開始,在Office 2007中,不僅僅是“文件”、“編輯”、“查看”等菜單,你在Office 2007最重要的三個組件中都不會再看到他們。(你現在可以將目光移到瀏覽器的右上角,想象一下,如果沒有了他們,你應該怎么操作?)還好,Vista并未如Office那般徹底,只是在所有文件夾窗口以及IE 7.0+中拋棄了部分菜單,其中90%選項功能可以從界面上數個圖標、隱藏下拉條中獲尋。以IE 7.0+為例,雖然沒有菜單選項,集成工具條也堆積得頗為雜亂,地址欄則將“刷新”、“停止”按鍵放在左邊,“后推”、“前進”圖標放在右邊--很明顯你的鼠標操作量將因此增加。還好,你可以從IE選項中恢復經典菜單。
Appbeta:有了很形象地工具欄,用戶使用菜單的機會有多少?順便提一下:上文的“左”和“右”顛倒了。說IE7的布局雜亂實在難以茍同。
第十一宗罪:顯示設置--改變不等于改進
以前版本的Windows顯示控制面板調用極其方便,右鍵點擊桌面,選擇屬性--OK,所有設置選擇清晰明了。而在Vista中,你將發現一些似乎并沒有多少改進的改變。Vista提供了全新的“個性化”控制面板,除了新加入的音效、鼠標控制外,所有內容和經典的“標簽型”面板無異,但是,很明顯,在各個設置項目之間切換將沒有標簽形式那么快速方便--也許算不上缺點,但是也絕沒有帶來多少優勢。
Appbeta:首先這是習慣問題,我們應該時常注意一下我們的習慣,并不是什么習慣都是好的。再說,提供統一的資源管理器界面,不但組織更好,還能通過右上角的即時搜索框快速獲取需要的設置。沒有優勢?大優勢哦!
第十二宗罪:過多網絡控制面板、幫助以及對話框
目前一共有四個控制面板項目和網絡有關--Network Center,Network File&Printer Sharing,Network List&Network Map,再加上Network Desktop。你知道你到底想要進入哪個選項么?與此類似,微軟還提供了“連接到網絡”、“創建一個網絡或連接”(這一個就提供了5個獨立的操作向導),“加入設備到網絡”以及“管理網絡連接”等選項。有多少人能完全區分?
Appbeta:說實話,乍一問我也不會區分。不過,普通用戶需要區分的時候很少,Vista大部分都給你設置好了。
第十三宗罪:網絡設置界面
在Vista中,你需要點擊7次鼠標才能打開一個網絡連接屬性窗口--XP中只要4次,且不算你每次尋找該在“哪”點擊鼠標所浪費的時間。
很明顯,Vista的網絡設置界面在人性化方面出現倒退--如果微軟想要限制用戶“隨便更改什么”,完全可以通過提高授權限制的方式來表示“這是高級功能,不要隨便更改”,而不是“費盡心機”隱藏這些選項。
Appbeta:關于點擊次數,實在是個誤解,走了彎路了。雙擊系統任務欄的網絡連接圖標進入更快,不需要那么多步驟地。用“隱藏”來形容新的組織管理方式欠妥。
第十四宗罪:Windows對等網絡(Peer Networking)反應遲鈍
在網絡文件夾選項中,“查看工作組計算機”選項不再,雖然Vista可以自動監測到對等網絡中連接的計算機,但是在刷新速度上依舊遲緩,尤其當你在剛剛將一臺計算機連入局域網內,有可能數個小時你都無法從其他Vista計算機上查看到它。不過,可喜的是,你現在可以直接在網絡文件夾背景上點右鍵刷新來查看已連接計算機,在XP中,這種查看方式往往并不奏效。
Appbeta:沒有發現這個問題。
第十五宗罪:網絡設置更復雜
在Vista Beta 2的網絡設置中,你會發現兩點不同:1.右鍵點擊桌面上的Network圖標,你將無法進入網絡連接選項--在XP中不少用戶都通過這種方便的方式進入網絡設置2.新網絡設置加入IPv6以及兩個新網絡層以支持Vista的網絡“探索”功能。在網絡設置上,其實還是越簡單越好。另外,此前微軟在網絡連接方面承諾的改進并未直接通過IPv6所體現。
Appbeta:方式更新了并不代表復雜了……“承諾”是什么?
第十六宗罪:Vista Beta 2無法進入管理員帳戶
首先要區分“管理員帳戶”和“管理員權限”以及“管理員權限帳戶”的區別--“管理員權限”實際上就是你的管理員權限密碼,允許你進行受限制操作,“管理員權限帳戶”則無需輸入密碼,但是仍要“手動”確認操作,“管理員帳戶”---起碼在Vista Beta 2中,你別想獲得。微軟這種層次分明的設置從安全角度來說非常有效,雖然開始時你會覺得有些“不舒服”,但是未來這種權限分明的設置將進一步進行改善和加強。
Appbeta:這也算是一宗罪?如果你非要使用超級管理員administrator帳號,通過一些手段還是可以使用的。真的有必要嗎?
第十七宗罪:安全桌面
安全桌面(Secure Desktop)是微軟一套微軟UAC的保護系統,雖然它只是微軟UAC系統的一部分,但是對用戶造成的反感程度足以“另立門戶”。
一旦Vista懷疑你的UAC權限,計算機將被“鎖住”,除了彈出的“權限驗證”窗口外,屏幕其他部分均陷入黑暗陰影--你不能在這個狀態下進行任何操作。順便說一句,下面的截圖是通過VMware Workstation 5.5加載Vista Beta 2后獲得的,這個狀態下的Vista是不可能借助“內部”程序截圖的。也許你會覺得,不就是屏幕暗一下么?不就是再輸入詞密碼么?如果你每天不得不“黑”上十幾、幾十次,你還那么不在乎么?
Appbeta:呵呵……這也是UAC安全機制的一部分,鎖定有什么不對嗎?這同UAC的初衷一樣,其實惡意程序也很在乎啊!順便說一下,使用鍵盤上的截圖鍵可以截圖,不必使用虛擬機。當然其他截圖軟件的確不能奏效。
第十八宗罪:用戶帳號控制系統
用戶帳號系統是Vista系統的一大進步,在過去15年中,不少Windows用戶都將自己的系統“門戶大開”--最初版本的Windows沒有登陸限制,WinNT/2K/XP的登陸系統又過于“特權”分明--管理員帳號擁有過高權利,普通帳號權利又過低,你不得不在安全和不便中選擇其一。微軟為Vista帶來了用戶帳號控制(User Account Control,UAC)組件,結合了Mac和Linux的帳號系統特點--不幸的是,根據目前的用戶反饋,微軟似乎走的有點過頭了。Vista在你第一次安裝/啟動系統時要求你創建一個管理員“級別”帳戶--也就是說,在默認情況下,沒有人用“管理員”帳戶登陸。微軟分為三個步驟構成UAC系統:1.計算機“管理員帳戶權限”并不等于“管理員帳戶登陸”。即便通過管理員帳戶登陸,當你觸及某些Vista認為需要保護的內容時,你必須再次進行“繼續/取消”確認--這能夠有效避免大部分惡意軟件或黑客獲取你的數據資料,除此之外,這還意味著:你,Vista用戶,將是最后一道“防御”并承擔責任。如果你使用普通帳戶登陸,權限自然更低,除了對操作進行再次確認外,還要輸入管理員帳戶密碼才可以完成操作--適合你的孩子和“陌生人”使用。2.微軟為需要保護/限制的操作行為進行了詳細列表,即便在Vista Beta 2中,這份列表也長得讓人驚訝--這些限制之多,足以讓你感到厭惡--如果你已經對IE 6 SP2經常彈出的安全警告表示不滿,你將毫無疑問地憎恨Vista Beta 2。3.提高系統注冊表以及程序文件夾保護,防止其他軟件非授權進入注冊表或修改程序設置數據--聽上去確實很安全,不過,在安裝軟件時,你要面臨不少類似的“安全詢問”。雖然微軟多年前就開始要求軟件商不要在Program Files文件夾中修改程序設置數據,規范注冊表操作,但是很明顯,不少軟件供應商對此置若罔聞。
不過,微軟對這些喜好注冊表的軟件亦有對策,Vista將通過“欺騙軟件安裝程序”的方式將程序試圖寫入的內容放到更為“安全”的地方,讓他們不能隨便插足注冊表和程序文件夾。盡管UAC將大幅提升Vista系統安全性,但是來自測試人員的抱怨已讓微軟感到壓力,并表示在未來重新設計UAC系統。
Appbeta:說了很多,其實認為UAC“過頭”的原因只有一條:詢問次數過多。的確,相較之前的系統多了許多,但是多與不多應該拿什么衡量呢?當然,UAC還在改進中。還是那個詞:習慣。
第十九宗罪.Aero商務無用
絕大多數商務級PC目前已經開始配備128MB顯存以上顯卡,但是商務用戶們很少需要調用這些顯存。如果你認為Aero的華麗效果能夠吸引用戶,那么我們不得不提醒你,蘋果Mac OS X能夠在僅有32MB顯存的PowerPC上提供相同的效果。目前,尚沒有多少應用軟件能從Vista先進的圖形系統中獲益,即便Vista發布初期,也僅有游戲、娛樂需求獲得滿足,對于商務用戶來說,除了提高系統資源占用率,并無多少用途。另外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雖然Vista Basic版圖形效果并不那么“簡陋”,但是其對系統內存的需求要比支持Aero的Vista Prenium高得多--至少512MB內存,事實上,測試人員推薦你應該擁有1GB內存才可以較流暢運行。
Appbeta:商務用戶的側重點在于Aero華麗效果嗎?至于所說的“相同的效果”我很是懷疑。其實,界面上的東西吸引的是哪些人呢?真正企業用戶使用Win2000的數量決不是少數,這說明了什么?如果說商業用戶升級到Vista,那么他所注重的決不是界面,而是功能和易用性。還有,如果想流暢體驗Aero,那么至少應該有2GB的內存,除非你的電腦不用來做娛樂、工作。
第二十宗罪.最低圖形系統需求=筆記本極限
微軟近期宣布的Windows Vista最低系統需求在顯存規格上顯得并不那么“低”--Aero圖形效果需要至少128MB顯存。也許對于臺式計算機來說這不算什么,但是對于筆記本用戶來說,這意味著,你剛剛破費大把銀子購買的新筆記本已經被Vista拋棄。考慮到美國市場筆記本計算機早已超過臺式PC,筆記本已經成為目前以及未來最主流的PC機型,這無疑放大了Vista圖形系統“高要求”的負面效果--目前市場上獨立顯存容量超過128MB的筆記本機型并不多,不少高端型號如Lenovo IBM的T43都將ATi Mobility X300(64MB)作為中高配置。在WinHEC上的一次非公開會議里,筆者向ATi代表詢問Vista圖形需求是否“屬實”,ATi代表表示,從ATi的業務銷售角度來看,他們很歡迎微軟的Vista硬件需求,至于64MB顯存的筆記本機型,你會在開了數個窗口后感覺到圖形系統已明顯力不從心。Aero圖形系統對Vista來說并非只是特效那么簡單,它能夠代替顯卡廠商驅動完成Vista的部分圖形顯示/編程工作,這大大降低了顯卡驅動程序在Vista系統內核內的運行負擔--同時大幅降低了Windows系統最常見的因圖形系統驅動造成的藍屏死機。如果你是筆記本用戶,Vista升級成本將高昂得多。
Appbeta:這是普遍的事實,筆記本的圖形處理能力一直跟不上臺式機,這是便攜和性能的矛盾,較高配置的筆記本很多,只是選擇的人少,有什么辦法?要怪就怪硬件廠商的努力不夠,不能將重量控制好。對于現有筆記本用戶想要體驗Vista,如果顯卡拿不出手就加內存好了,除了Aero該有的你都能擁有。
總結: 每當微軟發布新版Windows,全球PC用戶都在觀望是否需要及時跟進--Win3.2到Win95,Win95到Win98,Win2K到XP...每一次人們都用懷疑的目光盯著微軟的新產品,一邊抱怨系統資源占用提高,一邊眼饞那些誘人的新特性。Windows Vista是微軟截至目前最具苦心、新功能特性最多的操作系統,其市場策略也做出了大型調整,內有Xbox 360配合,外有Live.com全系列支撐,再加上WM5、Office,核心只有一個--Windows Vista。當所有人在討論Vista新特性是否有足夠誘惑力時,我們都忽略了一點--接受一項新事物,決定性因素于它是否夠好,而在于它的缺點你是否能夠容忍。我們歸納了20條也許你無法容忍的Windows Vista“罪狀”,權且命名“二十宗”罪,能否饒恕Vista這些“原罪”,則是您所需決定的了。別急,Vista腳步還沒那么快,不妨將這20條“罪狀”細讀慢閱,再做定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