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評論模塊怎么設計 10個關鍵點告訴你如何設計產品評論模塊
這兩天一直在構思36氪評論優化方案,也就整理了行業內做評論的常見方法,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聊聊設計評論功能時,需要考慮的那些事兒。
不扯別的,直接扔干貨:總的來看,評論功能的設計,需要考慮如下10個關鍵點:
展示樣式、排序規則、操作行為、跳轉邏輯、運營操作、被刪除/屏蔽后顯示邏輯、防呆設計、快捷操作、富媒體支持、細節支持。
展示樣式:
目前市面上流行樣式有:平鋪式、主題式、蓋樓式、對話式、混合式幾種。
平鋪式
指所有評論都在一個層級,包括原評論,和對評論的回復,并行顯示。對于回復評論樣式,有的是直接顯示回復內容,如微信朋友圈的回復樣式;有的是把原評論顯示出來,如36氪App線上版本的回復樣式。
主題式
指把原評論作為一級評論,對原評論的回復,作為二級評論,排在一級評論下方。也就是說,將一級評論作為“主題”,允許針對某個“主題”展開討論。相比平鋪式評論,主題式評論能讓討論主題更聚焦,讓優質評論更能浮出水面,形成討論氛圍。對運營而言,還可以針對優質評論展開討論,促進曝光,提高運營效果。市面上很多注重評論的內容平臺均選用該樣式,如貼吧、最右、簡書、微博等。
蓋樓式
指每次對原評論的回復,都把原評論內容露出,并帶上自己的評論,以“圈層”樣式呈現,久而久之就形成無限嵌套的方框樣式,叫做“蓋樓”。將這一樣式發揚光大的當屬網易新聞,這也是它的特色之一,由此誕生出很多經典評論效果。但是,蓋樓式評論在樓層多的情況下勢必要進行多層隱藏,且不好對評論進行追蹤,視覺效果也容易引起疲勞,不太建議使用。
對話式
指每次對原評論的回復,就是和評論發布者的一次對話,這種對話本身也可分為一級、二級,乃至多級對話,分別是對評論者、評論回復者,回復評論回復者的人,以此類推。知乎就是典型的對話式評論。對話式會讓評論互動更鮮明,但其樣式的設計卻增加了理解成本,慎用。
混合式
指以上幾種樣式的混合,有的是一級評論用主題式,二級評論用平鋪式;有的是以及評論用主題式,二級評論用對話式;還有的是一級主題、二級對話、三級平鋪。具體用哪種,也是根據用戶理解程度和內容運營傾向性來選擇。
排序規則:
主流排序規則有:按發布時間、按熱門程度,再加上人工精選。
按發布時間
通常默認是按發布時間倒序,再進一步可支持用戶可選正序、倒序排列。值得注意的是,對主題式評論,通常一級評論默認倒序,目的是讓用戶看到最新評論,一級評論下的二級評論則是默認正序,目的是讓用戶理解討論進展。還有一點,就是一級評論默認倒序的時間,建議取一級評論下,二級評論的最新發布時間,這樣能保證一級評論的排序是按評論本身的討論進展來更新的。
按熱門程度
則需要計算所有評論的“熱度值”,根據此來排序。熱度值一般取評論的點贊數、回復數2個維度,按權重進行線性求和計算,有的還支持“點踩數”、“舉報數”等負面維度,此外,為了避免馬太效應,還要考慮加入時間衰減因子,算法優化方案有很多。
操作行為:
主流操作行為有:點贊、回復、復制、舉報、刪除、分享
點贊:要考慮點贊、取消點贊后的贊數變更邏輯,是否需要服務端同步更新,點擊后的動效,點贊后的消息提醒機制等。
回復:要考慮回復彈窗的出現、收起時機,回復字符限制,回復是否支持換行符,是否支持鍵盤提交,是否允許空字符提交,回復頁面彈窗大小,按鈕布局等。
復制:要考慮可復制區域,復制交互(長按/點擊),復制后的提示效果等
舉報:要考慮是舉報文字還是舉報人,舉報后的提示,舉報后的數據審核等
刪除:要考慮發布人支持刪除功能,刪除時是否出現彈窗提醒?刪除后狀態何時同步?刪除是硬刪除還是軟刪除?等等
分享:要考慮可分享平臺,分享文案,分享后的打開樣式,是分享成網頁還是分享成圖片等。
跳轉邏輯:
跳轉邏輯,主要是考慮由于發布了評論,或回復了評論,哪些地方會產生相關入口,以及這些入口點擊的跳轉位置,包括:
我發布的:通常會在“我的”里面,或者“消息中心”,可查找自己發布過的評論,這些評論點擊后可跳轉到對應評論頁面,如果是主題式評論,對應跳轉到評論二級頁。
回復我的:有人回復我的評論,在“我的”或“消息中心”會收到消息,該消息需要可點擊跳轉到評論頁面。
個人動態:用戶發布評論或回復評論,都屬于個人行為,如果產品存在個人主頁,那應該將該行為記錄在個人主頁,以“動態”形式出現,其他人可在查看用戶動態時,找到該用戶對哪個文章發表了哪些評論,并支持評論頁跳轉和文章頁跳轉。
運營操作
所謂運營操作,是指運營可以從后臺干涉用戶的評論行為和評論結果。正向干涉包括:評論加精、評論置頂;負向干涉包括:評論屏蔽、評論刪除、評論人封禁、敏感詞替換等。
評論加精:支持運營挑選優質評論,在前端給予“精華”的標記,有的App也叫“神評論”、“有用”等……
評論置頂:如字面意思,將某個評論,置頂到評論列表首位,給予公示
評論屏蔽:將某條評論暫時對他人不可見。體驗更好的做法,還可以通知發布評論人其內容被屏蔽,要求其修改后申請解除屏蔽,經審核后評論可重新出現。
評論刪除:直接從后臺將評論刪除,不可恢復。
評論人封禁:通常是和“舉報”關聯,對于頻繁發布垃圾評論者予以封禁,令其不可再發評論。當然也應該允許其申請解封。
敏感詞替換:通常做法是構建敏感詞庫,如果評論某些文字命中詞庫,則將敏感詞替換為“*”。
被刪除/屏蔽后顯示邏輯:
當某條評論被刪除,或屏蔽后,可以有兩種做法,要么是直接刪除,要么是當前區塊保留,被刪除文字變成“評論已刪除”。尤其是主題式評論,由于某條一級評論可能關聯多條二級評論,如果一級評論被刪除,其二級評論是否需要全部刪除,需要產品經理根據評論價值來決策。建議這種情況還是保留二級評論。
防呆設計
所謂防呆設計,是指需要思考如何通過產品設計,防止用戶誤操作。包括:
評論草稿箱:也就是說評論框輸入文字,未發送前,如果誤點擊了取消區域,自動替用戶保存當前輸入文字,而再次出現評論框時,還能將之前文字恢復。這個功能還有個降級方案,就是用戶取消輸入框時,彈出Alert告知用戶是否要取消。
評論字數提醒:當字數輸入過多時,通過紅字提醒用戶超限,“發送”按鈕置灰。
快捷操作
輸入文字對用戶而言是個高成本的事,而評論本身是個表達態度的渠道,那我們是否可以設計一些簡單的交互行為幫助用戶迅速表態呢?所謂快捷操作,就是針對這點的解決方案??梢允牵?/p>
快速表態:在評論區設計表態按鈕,比如:踩、一般、贊、太棒了,用戶直接點擊即可,類似投票行為。典型案例如天天快報、橘子娛樂。
評論區直接輸入表情/顏文字:用戶可在發評論時,選擇表情圖發布,或快速選擇顏文字發布。像搜狐新聞、鳳凰新聞、網易新聞都可以直接發表情。
富媒體支持
對某些UGC向的內容產品,評論區甚至支持發靜態圖、發音頻、發GIF動圖、發視頻,這時也就需要對應的發布流程設計和后臺存儲邏輯。
細節支持
這里就要從用戶體驗角度,考慮各種特殊情況的產品細節了,我能想到的比如:
評論支持識別超鏈接:這里需要考慮超鏈接的識別邏輯(需要頭部是http或https,尾部是空格進行識別),超鏈接的字數計算(對于限制字數的輸入框,超鏈接可以統一為10個字符),超鏈接發布后的顯示樣式(簡單的可以直接顯示鏈接地址;好一點的顯示為“鏈接地址”四個字;再好一點的取鏈接地址對于網址的title顯示,如知乎)
發評論時,鍵盤設置問題:評論框輸入評論時,需要考慮是否將“發布”按鈕設置在鍵盤上。如果需要考慮評論換行,那“完成”鍵應該作為換行鍵,否則點擊“完成”應該是直接提交。
評論點擊區域細節:評論區有很多元素,需要告知開發哪些區域可點,點擊跳轉到哪些地方。如下圖所示:
OK,以上就是我能想到的所有做評論功能時,需要注意的方面,希望對大家有幫助。有問題歡迎隨時給我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