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數據庫的增刪改查、備份、還原等基本操作大全
創建數據庫的時候,有兩個編碼集:
1.數據庫編碼集——數據庫未來存儲數據
2.數據庫校驗集——支持數據庫進行字段比較使用的編碼,本質也是一種讀取數據庫中數據采用的編碼格式
數據庫無論對數據做任何操作,都必須保證操作和編碼必須是匹配的的,防止亂碼
1.1.1 查看系統默認字符集以及校驗規則show variables like 'character_set_database';//查看默認字符集show variables like 'collation_database';//查看默認校驗規則show charset; 查看數據庫支持的字符集
show collation; 查看數據庫支持的字符集校驗規則
1.1.2 默認方式建立數據庫if not exists:如果不存在就創建,存在就返回waring
關鍵語句
charset=utf8/設置字符集*/ collate utf8_general_ci/*設置校驗規則*/上篇文章中說道數據庫的本質就是一個目錄,那么直接在指定文件夾下建立一個目錄通過show databases也是可以查到的,但是不建議這么做
前面提到了show databases顯示mysql下的所有數據庫
2.2 顯示數據庫的創建語句show create database 數據庫名;/…/不是注釋,他表示如果mysql版本大于4.01,d2創建語句就變成了
CREATE DATABASEd2 DEFAULT CHARACTER SET utf8 COLLATE utf8_bin;
3.2 顯示目前處于那個數據庫select database();對數據庫的修改主要指的是修改數據庫的字符集,校驗規則
如下圖,數據庫d2原本校驗編碼是utf8_bin,通過ALTER修改其校驗碼為utf8
如果存在數據庫,就刪除
DROP DATABASE [IF EXISTS] db_ name;執行刪除之后的結果:
數據庫內部看不到對應的數據庫對應的數據庫文件夾被刪除,級聯刪除,里面的數據表全部被刪
注意:不要隨意刪除數據庫,否則你就會成為3個月獲得60萬的男人
五、補充:校驗規則對數據庫的影響前面提到的編碼集在數據庫中有什么作用呢?通過一個案例觀察一下
創建一個數據庫,校驗規則使用utf8_ general_ ci[不區分大小寫]
區分大小寫的查詢以及結果[utf8_ bin]
前面說道,數據庫的本質就是linux下一個文件目錄,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直接復制那個目錄,但是這種方式可移植性不太好,下面來介紹一下常用的備份方式
mysqldump -P3306 -u root -p 密碼 -B 數據庫名 > 數據庫備份存儲的文件路徑第一步:備份數據庫
sql文件里不僅僅備份了數據庫內的數據,之前的有效操作也一并備份了
第二步:刪除數據庫
第三步:恢復數據庫
如果備份一個數據庫時,沒有帶上-B參數,在恢復數據庫時,需要先創建空數據庫,然后使用(use db_name)數據庫,再使用source來還原
到此這篇關于Mysql數據庫的增刪改查、備份、還原等基本操作的文章就介紹到這了,更多相關mysql增刪改查、備份、還原內容請搜索好吧啦網以前的文章或繼續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好吧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