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實現字典序列ChainMap
容器數據類型包括數組list,字典dict以及元組tuple等。本篇,將詳細介紹ChainMap字典序列的使用。
ChainMapChainMap類管理的是一個字典序列,并按其出現的順序搜索以查找與鍵關聯的值。ChainMap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上下文”容器,因此可以把它看成一個棧,棧增長時發生變更,棧收縮時這些變更被丟棄。
下面,我們來看看其基本的使用規則:
import collectionsa = {'a': 'A', 'c': 'c', }b = {'b': 'B', 'c': 'D', }col = collections.ChainMap(a, b)# 和普通字典一樣訪問print(col['a'])print(list(col.keys()), list(col.values()))for key, value in col.items(): print(key, value)
運行之后,效果如下:
可以看到,在相同的key值情況下,只有子映射a的值。這也就是說明ChainMap是按子映射傳遞到構造函數的順序來搜索這些子映射。
重排列其實,這種子映射的順序在maps屬性中,我們直接通過它增加新映射,或者改變映射的順序。比如上面映射c是取的a字典中的值,那么我們直接顛倒順序,就可以取b的值。
import collectionsa = {'a': 'A', 'c': 'c', }b = {'b': 'B', 'c': 'D', }col = collections.ChainMap(a, b)#顛倒順序col.maps = list(reversed(col.maps))for key, value in col.items(): print(key, value)
運行之后,效果如下:
這里函數reversed()很好理解,就是顛倒英文的意思。
更新值ChainMap歸并子映射的值,應該如何更改呢?其實不管你是直接更新基本的子映射值,還是更新ChainMap對象的值。都會將子映射與ChainMap對象的值同時改變。
import collectionsa = {'a': 'A', 'c': 'c', }b = {'b': 'B', 'c': 'D', }col = collections.ChainMap(a, b)col[’c’] = ’Z’print(col[’c’])#變更回來col[’c’] = ’c’a[’c’] = ’Z’print(col[’c’])
運行之后,效果如下:
那么如果保證不更改掉原理的底層的數據結構呢?答案是通過new_child()創建一個新的ChainMap。具體代碼如下:
import collectionsa = {'a': 'A', 'c': 'c', }b = {'b': 'B', 'c': 'D', }col = collections.ChainMap(a, b)col2 = col.new_child()print(col)print(col2)print('--------------------------')col2[’c’] = ’Z’print(col)print(col2)
運行之后,效果如下:
可以看到,new_child()提供了一個額外的映射在最前面。正是這種基于堆棧的思維,我們很容易在一次迭代中增加或更新值,然后在下一次迭代中丟棄這些改變。
到此這篇關于Python實現字典序列ChainMap的文章就介紹到這了,更多相關Python 字典序列ChainMap內容請搜索好吧啦網以前的文章或繼續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好吧啦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