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為什么要避免使用finalizer和Cleaner
java9之前finalizer,java9使用cleaner代替了finalizer。相比finalizer,cleaner(它存在于一個獨立類Cleaner中,需要時候注入到對應類中即可)不會污染API而且cleaner有類庫可以控制它的線程(它兩都在后臺線程中執行)。
避免使用的原因:行為的不穩定性它兩都不能保證及時的執行,從方法可達到(對象被置空了)開始到最終的執行,時間是任意長的。所以千萬不要使用他們來更新重要的持久狀態,如釋放流資源、分布式鎖等。
System.gc和System.runFinalization這兩個方法會增加finalizer和cleaner被執行的機會,但是不保證一定會執行。唯一能保證它兩會被執行的兩個方法(System.runFinalizersOnExit和Runtime.runFinalizersOnExit)有致命的缺陷,已經被廢除很久了。
移植性問題不同的JVM堆垃圾回收的算法不同,如果程序依賴finalizer或者cleaner被執行的時間點,那么程序的表現可能截然不同
性能問題finalizer和cleaner有一個非常嚴重的性能損耗。
安全問題 finalizer中如果出現異常會導致線程終止,但是不會打印線程軌跡甚至警告都不會打印出來,而且使正在銷毀的對象處于破壞狀態,另一個線程如果使用這個破壞狀態的對象會出現行為的不確定性。cleaner沒有這個問題。 finalizer攻擊:利于finalizer方法,構建出惡意子類對象,非法調用父類方法。final類不會被構建惡意子類,所以不會遭到finalizer攻擊。對于非final類,重寫一個空的finalizer方法并用final修飾來防止finalizer攻擊。//構建對象使用后不能再次被實例化public class Demo{ private boolean flag = true; //防止實例化 public Demo() { if (flag){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不準許再次創建對象'); } } public void say() { System.out.println('DemoUtils.say'); }}//構建非法子類class Demo2 extends Demo{ public Demo2(){} //構建finalizer攻擊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finalize() throws Throwable { //會調用父類方法 this.say(); System.exit(0);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try { //創建子類對象必然會調用父類構造,所以會發生異常 //但是在gc中還是執行了父類的方法 Demo demo = new Demo2(); demo.say(); } catch (Exception e) { System.out.println(e); } System.gc(); //給垃圾回收提供時間 Thread.sleep(5000); }}//運行結果java.lang.RuntimeException: 不準許再次創建對象DemoUtils.say兩個用處:安全網
當資源的所有者忘記使用close方法的時候,finalizer和cleaner可以充當安全網,雖然不能保證及時的釋放資源,但是遲一點釋放總比永遠不釋放要好。要使用這樣的安全網就要認證的考慮清除是否值得付出這樣的代價。所以Java一些AutoCloseable實現中都添加了安全網。
這是FileOutputStream的源碼
本地對等體:java操作native方法其實是委托給一個本地對等體對象,使用完成后java對象會被GC回收,但是這個對等體對象不是java對象不會被會GC回收。如果這個對象性能可以接受,而且沒有需要及時釋放的資源那么就可以使用finalizer或者cleaner進行回收了。但是如果這個對等體性能無法接受且擁有必須被及時終止的資源,那么就需要提供一個close方法了。
以上就是Java 為什么要避免使用finalizer和Cleaner的詳細內容,更多關于Java 避免使用finalizer和Cleaner的資料請關注好吧啦網其它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