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冒泡排序和選擇排序詳解
冒泡排序(Bubble Sorting)的基本思想是:通過對待
排序序列從前向后(從下標較小的元素開始),依次比較相鄰元素的值,若發現逆序則交換,使值較大的元素逐漸從前移向后部,就象水底下的氣泡一樣逐漸向上冒。
因為排序的過程中,各元素不斷接近自己的位置,如果一趟比較下來沒有進行過交換,就說明序列有序。
圖解冒泡排序算法的過程
原始數組:3, 9, -1, 10, 20
第一趟排序
(1) 3, 9, -1, 10, 20 // 如果相鄰的元素逆序就交換
(2) 3, -1, 9, 10, 20
(3) 3, -1, 9, 10, 20
(4) 3, -1, 9, 10, 20
第二趟排序
(1) -1, 3, 9, 10, 20 //交換
(2) -1, 3, 9, 10, 20
(3) -1, 3, 9, 10, 20
第三趟排序
(1) -1, 3, 9, 10, 20
(2) -1, 3, 9, 10, 20
第四趟排序
(1) -1, 3, 9, 10, 20
小結冒泡排序規則
(1) 一共進行 數組的大小-1 次 大的循環
(2)每一趟排序的次數在逐漸的減少
(3) 如果我們發現在某趟排序中,沒有發生一次交換, 可以提前結束冒泡排序。這個就是優化
import java.util.Arrays;public class BubbleSor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int arr[]= {3,9,-1,10,-2};//第i+1趟排序,將最大的數排在最后int temp=0;//臨時變量for(int i=0;i<arr.length-1;i++) {//定義第幾輪排序for(int j=0;j<arr.length-1-i;j++) {if(arr[j+1]<arr[j]) { temp=arr[j];arr[j]=arr[j+1];arr[j+1]=temp;}}System.out.println('輸出第'+(i+1)+'趟排序的結果');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arr));} }}
運行結果:
輸出第1趟排序的結果[3, -1, 9, -2, 10]輸出第2趟排序的結果[-1, 3, -2, 9, 10]輸出第3趟排序的結果[-1, -2, 3, 9, 10]輸出第4趟排序的結果[-2, -1, 3, 9, 10]
2、選擇排序法排序思路:
原始的數組 : 101, 34, 119, 1
第一輪排序 : 1, 34, 119, 101
第二輪排序 : 1, 34, 119, 101
第三輪排序 : 1, 34, 101, 119
說明:
1.選擇排序一共有 數組大小 - 1 輪排序
2.每1輪排序,又是一個循環, 循環的規則(代碼)
2.1先假定當前這個數是最小數 2.2 然后和后面的每個數進行比較,如果發現有比當前數更小的數,就重新確定最小數,并得到下標 2.3 當遍歷到數組的最后時,就得到本輪最小數和下標 2.4 交換 [代碼中再繼續說 ]import java.util.Arrays;public class QuickSor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 8,3,2,1,7,4,6,5}; int [] arr={101,34,109,1}; quicksort(arr); } public static void quicksort(int []arr){for(int j=0;j<arr.length-1;j++) { int minindex=j;//假定當前下標為最小值下標 int minnumber=arr[j];//假定當前元素為最小值 for (int i = 1+j; i < arr.length; i++) {if (arr[i] < minnumber) {//若假定最小值并不是最小的 minnumber = arr[i];//重置minnumber minindex = i;//重置minindex} } //將最小值交換 arr[minindex] = arr[j]; arr[j] = minnumber; System.out.println('第'+(j+1)+'輪');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arr));} }}總結
本篇文章就到這里了,希望可以給你帶來一些幫助,也希望您能夠多多關注好吧啦網的更多內容!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