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內置函數property()如何使用
代碼
class Shuxing(): def __init__(self, size = 10): self.size = size def getSize(self): print(’getSize’) return self.size def setSize(self, value): print(’setSize’) self.size = value def delSize(self): print(’delSize’) del self.size x = property(getSize, setSize, delSize)sx=Shuxing(100)print(’1’,sx.x) #獲取x,執行getSize方法sx.x=1000 #設置x,執行setSize方法print(’2’,sx.x) #獲取x,執行getSize方法del sx.x # 刪除x,執行delSize方法print(’3’,sx.size) # 獲取x,執行getSize方法,但是此時size已被刪除,所以會報錯
結果
getSize1 100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setSizegetSizeFile 'D:/PycharmProjects/flask_demo/a.py', line 21, in <module>2 1000delSizeprint(’3’,sx.size)AttributeError: ’Shuxing’ object has no attribute ’size’
Process finished with exit code 1
property()函數中的三個函數分別對應的是獲取屬性的方法、設置屬性的方法以及刪除屬性的方法,這樣一來,外部的對象就可以通過訪問x的方式,來達到獲取、設置或刪除屬性的目的。
當需要更改上例中的getSize、setSize或delSize函數的名稱時,如果這些方法是作為接口讓用戶調用的,那么對用戶而言就要修改自己調用的方法名,很麻煩,使用了proprty()后,用戶就不需擔心這種問題了。
更多關于屬性的內置方法有:
hasattr():判斷對象中是否有指定名稱的屬性,第一個參數是對象,第二個參數是字符串(屬性名稱); getattr():獲取對象中指定的屬性的值,如果屬性不存在,返回指定的提示字符串,第一個參數是對象,第二參數是字符串(屬性名稱),第三個參數是字符串(訪問的屬性不存在時的提示); setattr():設置對象中指定的屬性的值,如果屬性不存在,就自動為對象添加該屬性并賦值,第一個參數是對象,第二個參數字符串(屬性名稱),第三個參數是需要設置的屬性對應的值; delattr():刪除對象中指定的屬性,第一個參數是對象,第二個參數需要刪除的指定屬性的名稱。以上就是Python內置函數property()如何使用的詳細內容,更多關于Python內置函數property()的資料請關注好吧啦網其它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